全面分析七十余载中巴全天候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的发展历程、现状与未来展望
中华人民共和国(以下简称"中国")与巴基斯坦伊斯兰共和国(以下简称"巴基斯坦")自20世纪中叶以来,建立并发展了一种在国际关系中堪称典范的特殊友好关系。这种关系被两国官方和民众誉为"全天候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意指无论国际风云如何变幻,双方的友谊与合作始终坚定不移。
中巴领导人会晤是两国关系发展的重要标志
本报告基于严谨的研究框架,采用"四轴、三维、两源"的研究方法,系统梳理和深入分析自1949年至今,中巴在政治外交、经济贸易、军事安全及人文文化四大领域的互动历史、合作现状与未来发展前景。
四轴:政治外交、经济贸易、军事合作、文化交流
三维:时间维(1949—至今)、空间维(双边—多边)、深度维(事件—数据—分析)
两源:一手官方档案与二手权威学术/统计文献
中巴政治外交关系是两国整体关系的"压舱石",其核心特征是高度的战略互信和在核心利益问题上的坚定相互支持。
巴基斯坦于1950年1月承认新中国,为两国建立正式外交关系奠定了基础。1951年5月21日,两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开启了双边关系的新纪元。1955年的万隆会议上,中国总理周恩来与巴基斯坦总理穆罕默德·阿里举行会谈,增进了相互了解。1956年,两国总理成功实现互访,标志着双方初步建立了政治互信。
1962年,两国就边界问题达成原则协议,并于1963年正式签署了《中巴关于中国新疆和由巴基斯坦实际控制其防务的各个地区相接壤的边界的协定》,和平解决了历史遗留的边界问题,为两国关系的长期稳定发展扫除了障碍。在此期间,巴基斯坦在支持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等重大国际问题上给予了宝贵支持,而中国也在巴基斯坦面临外部压力时提供了坚定的政治和道义支持。
随着冷战结束和全球格局的演变,中巴关系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1996年,中国国家主席江泽民访问巴基斯坦,两国确立了面向21世纪的全面合作伙伴关系。2005年,两国签署了《中巴睦邻友好合作条约》,将双边关系提升为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为庆祝2010年建交60周年,双方共同宣布将两国关系提升为"全天候战略合作伙伴关系",这一定位在国际关系中独一无二。2013年,两国又签署了《关于深化两国全面战略合作的联合声明》,进一步规划了未来合作的蓝图。
1963年《中巴边界协定》签署是两国关系史上的重要里程碑
"全天候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精准地概括了中巴关系的本质。中国官方多次强调,中巴关系在中国外交全局中占据优先位置;而巴基斯坦则始终将对华关系视为其外交政策的基石。这种高度的政治定位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中国一贯支持巴基斯坦维护国家主权、独立和领土完整,支持巴基斯坦选择符合本国国情的发展道路。同样,巴基斯坦在涉及台湾、新疆、西藏、南海等中国核心利益问题上,始终给予中国明确和坚定的支持。"
在多边舞台上,中巴两国保持着密切的沟通与协作,共同维护发展中国家的利益,推动国际关系民主化和世界多极化。
中巴领导人频繁会晤确保了两国在重大问题上的及时沟通和战略协调
如果说政治互信是中巴关系的基石,那么经济合作则是其日益重要的支柱,特别是"中巴经济走廊"(CPEC)的建设,极大地深化了两国的利益融合。
进入21世纪以来,中巴双边贸易额实现了跨越式增长。从2000年到2010年,双边贸易额增长了七倍。中国已连续多年成为巴基斯坦最大的贸易伙伴、最大的进口来源国。
2014年双边贸易额超过160亿美元,2022年贸易额为265亿美元,2024年双边货物贸易总额达到了231亿美元,同比增长11.1%。
2006年,两国签署了《自由贸易协定》,巴基斯坦成为南亚第一个与中国建立自贸区的国家。该协定及其后续升级议定书的签署和实施,极大地促进了双边贸易的便利化和自由化。
中巴经济走廊是中国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的重大先行先试项目,也是中巴经济合作的集大成者。它北起中国新疆喀什,南至巴基斯坦瓜达尔港,是一条涵盖公路、铁路、油气管道、光缆通道等在内的综合性发展走廊。
CPEC的规划总投资额最初为460亿美元,后已增至超过620亿美元。截至2025年,该走廊已吸引了超过250亿美元的直接投资。据统计,CPEC框架下规划了约70个项目,其中超过半数的项目已经建成或正在建设中。
过去十年(2013-2023),已完成26个项目,总投资170亿美元;另有30个项目在建,价值85亿美元。
CPEC的合作重点突出,主要集中在能源和基础设施两大领域。能源项目投资占据了CPEC投资的绝大部分,旨在解决巴基斯坦长期面临的电力短缺问题。基础设施方面,瓜达尔港的建设与运营、喀喇昆仑公路升级改造、白沙瓦-卡拉奇高速公路等项目,极大地改善了巴基斯坦的交通运输网络。
中巴经济走廊重点项目分布图
CPEC的建设为巴基斯坦带来了显著的经济社会效益,不仅创造了大量就业岗位,还通过改善基础设施和能源供应,为巴基斯坦的工业化和经济长期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
中国是巴基斯坦最大的外国直接投资(FDI)来源国。除了CPEC框架下的大型项目投资外,中国企业在巴基斯坦的投资也日益多元化。
华为、海尔、宗申等中国知名品牌已在巴基斯坦深耕多年,建立了生产基地和销售网络,其产品在当地市场广受欢迎。随着CPEC进入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双方合作正向农业、社会经济发展、科技和信息技术等更广泛的领域拓展。
中国企业在巴基斯坦的投资布局
中巴军事安全合作是两国全天候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的重要体现,其深度、广度和互信程度在世界上均属罕见。
两国军队高层互访频繁,建立了国防和安全磋商等常态化交流机制,确保了战略层面的沟通协调。
这是中巴空军之间最具代表性的年度联合训练品牌,自首次举办以来已进行多届,如2020年12月举行的"雄鹰-IX",以及规划中的后续演习。该系列演训旨在深化两国空军的实战化合作,提升协同作战能力。
中巴"雄鹰"系列空军联合训练
例如2024年11月举行的"勇士-8"联合演习,由中国西部战区派兵参演,旨在加强双方在反恐领域的经验交流与协同。
两国海军也定期举行联合演习,演练科目涵盖海上安全、反恐、反海盗等多个领域,以共同维护地区海上通道安全。
中巴海上联合演习
中巴防务合作远超简单的武器买卖关系,而是包含了联合研发、技术转让和本地化生产的深度合作模式。
这是中巴联合研制、合作生产的第三代战斗机,是两国军事技术合作的典范。它不仅满足了巴基斯坦空军的现代化需求,还成功出口到其他国家,成为两国合作的亮丽名片。
中巴联合研制的JF-17"枭龙"战斗机
中国为巴基斯坦提供了VT-4、MBT-2000("哈立德")等先进主战坦克,并通过技术转让帮助巴方实现了部分装备的本土化生产。此外,SH-15车载榴弹炮等先进炮兵装备也已交付巴方。
中国为巴基斯坦海军建造了多艘先进护卫舰和潜艇,并提供了包括防空导弹、雷达在内的多种武器系统,显著提升了巴基斯坦的海上防御能力。
两国合作还拓展到航天等高新领域,例如巴基斯坦曾参与中国空间站的航天员选拔合作。
中巴军事安全合作的战略目标清晰,主要聚焦于共同应对恐怖主义、分裂主义和极端主义"三股势力"的威胁,维护地区和平与稳定。
"双方在情报共享、反恐人员培训等方面合作密切,为保障CPEC等重大项目的安全提供了坚实保障。"
民心相通是"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中巴关系能够行稳致远的社会基础。两国在文化、教育、媒体等领域的人文交流日益活跃。
教育交流是中巴人文合作中最为成果丰硕的领域。
巴基斯坦已成为在华留学生人数最多的国家之一。近年来,在华巴基斯坦学生人数持续增长,据不同年份的统计,人数已从2万余人增长至接近3万人。
中国政府每年向巴基斯坦提供大量奖学金名额,涵盖了从本科到博士的各个层次,为巴基斯坦培养了大量专业人才。
中国在巴基斯坦设立了多所孔子学院和孔子课堂,推广汉语教学和中华文化。同时,中国国内多所高校也设立了乌尔都语专业和巴基斯坦研究中心,为深化两国交流培养专业人才。
两国自1965年签署首个文化合作协定以来,文化交流从未间断,并已形成机制化安排。
两国政府定期签署文化合作协定执行计划,规划未来数年的交流项目。双方还设立了"友好省市"、"友好城市"关系,并成功举办了"中巴友好年"(2015年)、"友好城市交流年"(2019年)等大型主题年活动,掀起了民间交往的热潮。
中巴文化交流活动
两国频繁互派高水平的文艺团体进行访问演出,如中国的交响乐团、歌舞剧团、武术表演团等都曾在巴基斯坦引起热烈反响。巴基斯坦的艺术家也积极参与中国的国际艺术节等活动。
两国媒体和智库之间签署了多项合作谅解备忘录,定期举办媒体论坛,共同讲述中巴友好故事,澄清不实信息,为两国关系健康发展营造了良好的舆论环境。
随着CPEC的推进和两国关系的深化,民间往来日益增多。尽管缺乏具体的年度旅游人数统计数据,但可以预见,随着巴基斯坦安全形势的改善和旅游基础设施的完善,两国间的旅游合作潜力巨大。
"两国政府已同意为促进人员往来和旅游合作注入新的动力。"
自1951年建交以来,中国与巴基斯坦的关系历经七十余载风雨考验,发展成为一种具有典范意义的"全天候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在政治上,两国拥有牢不可破的战略互信,在涉及彼此核心利益的问题上始终相互支持。在经济上,以中巴经济走廊为牵引,两国形成了深度利益融合,共同发展的格局。在军事上,双方开展了超越一般军贸关系的高水平战略协作,共同维护地区安全稳定。在人文领域,日益密切的民间交往正在为两国友谊奠定更加坚实的社会和民意基础。
展望中巴关系的未来
展望未来,站在2025年的新起点上,中巴关系面临着广阔的发展前景。中巴经济走廊将继续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迈进,合作领域将进一步拓展至数字经济、绿色发展、现代农业等新兴产业。军事安全合作将继续深化,以应对变化中的地区安全挑战。人文交流的广度和深度也将不断提升,进一步拉近两国人民的心灵距离。
毫无疑问,一个稳定、繁荣、强大的巴基斯坦符合中国的利益,同样,一个和平、发展、富强的中国也是巴基斯坦的机遇。在未来,中巴两国将继续携手并肩,深化全方位合作,致力于构建新时代更紧密的中巴命运共同体,为两国人民带来更多福祉,也为地区乃至世界的和平与发展事业作出更大贡献。